清朝入關以前的皇子抱養情況。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前,那個時候皇宮是瀋陽故宮。當時清朝宮殿也相對較為簡陋,當時朝鮮人的《建州聞見錄》是這樣描述的:
窩舍之制,覆以女瓦,柱皆插地,門必向南,四甓築東西南面,皆辟大窗戶。四壁之下皆設長坑,絕無遮隔,主僕男女混處其中。
當時不光皇宮簡陋,而且宮裡規矩也少,許多大臣和貴族都住在皇宮之中。根據《滿文老檔》中記載,努爾哈赤的大福晉曾經有兩、三次黑夜出院,因而有人告發她與他人曖昧。
皇太極繼位以後,他對後宮進行了改革,將原來的福晉制度改為後宮制度。即使如此,清朝的宮廷制度依然非常鬆弛。比如當時皇太極和皇后居住在清寧宮,應該是嚴禁大臣和其他男性貴族入內的。但是根據《清實錄》記載,不少大臣和貴族在清寧宮宴飲,可見當時宮廷制度並不嚴格,這也為皇子抱養的出現埋下了伏筆。
努爾哈赤時期並沒有皇子抱養的現象出現,但是卻有將大臣之子送入宮中撫養的先例。比如明朝降將李永芳,努爾哈赤為了拉攏李永芳,特意將自己的孫女嫁給李永芳,並且授李永芳為總兵,以顯示恩寵。後來李永芳果然不負所望,屢立戰功。為了褒獎李永芳,努爾哈赤特意將李永芳的次子李率泰接入宮中撫養。
順治朝的皇子抱養。皇子抱養真正出現是在順治朝。這種制度產生主要有兩個原因。第一個就是清代的皇帝剛剛進入北京城就正好趕上了嚴重的天花,年紀小的皇子容易染病,為了皇帝的安全,這些小皇子就被送到宮外去撫養。第二個則是政治上的考慮。
以順治皇帝為例,順治帝有八個皇子,其中五個皇子都沒有活下來,而這五個皇子恰好都在皇宮中撫養。皇長子僅僅活了八十九天就夭亡了。為了規避當時北京城大肆泛濫的天花,順治帝不得不將年幼的康熙送到宮外去撫養。
當然,康熙並不是被唯一抱養的皇子,順治還有兩位被抱養的皇子,分別是皇二子福全和皇五子常寧,也就是後來的裕親王和恭親王。
由於順治朝的經驗,給後代的皇帝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皇子撫養方式,就是將皇子送出宮外撫養,這樣既能夠保證宮廷的安全,也是為了皇子能夠健康順利成長。到康熙的時候,皇子抱養已經成了一種成文的規定。
康熙時期的皇子抱養。正如前文所述,前期清朝在宮廷制度上規定並不嚴格。等到康熙年間,天下大事已定,康熙便對後宮制度和皇子的養育制度進行了系統而明確的分工,形成了明文規定。因此皇子抱養是康熙朝一種比較頻繁的皇子養育制度。
康熙時期是整個清代皇子數量最多的一朝,康熙共有35個皇子,其中成人達到了二十四人。既然有如此多的皇子,那麼康熙自然就得為皇子養育制定出完整的規制。從皇子的出生到成長至成年分府,都有嚴格的規定。
由於康熙前四個皇子都全部夭折,因此康熙開始效仿順治,將皇子送出宮外撫養。皇長子胤褆出生以後,在宮外健康成長讓康熙看到希望。
康熙時期皇子抱養主要有兩種類型:第一就是皇子交給宮外的大臣撫養,比如康熙的皇長子和皇三子;第二就是皇子交給宮內的女婿進行撫養。比如雍正就是不是其生母撫養長大的。
雍正乾隆時期皇子抱養。雍正的子嗣過繼出去主要還是處於政治上的考慮。因為康熙當政時間很長,所以雍正繼位的時候已經四十五歲了,此時的他已經有了四個皇子。由於雍正當時並沒有繼位,他的四個兒子都是在雍王府中撫養。當然弘曆幸運一些,他在宮中由康熙親手撫養。當時雍正是有意的讓弘曆繼位的,所以長子弘時自然要受到打壓。不過在帝位面前,弘時還是做了一番努力的。據歷史學家推測,他應該是和雍正的對手八爺黨聯合起來了。雍正對此繼位不滿,所以便對弘時進行了處理。
雍正處理弘時是分為兩步的:第一步便是將弘時過繼到八爺門下,這樣他和弘時便沒有了父子名分,畢竟雍正要顧及自己的名聲,免得留下一個虎毒食子的形象。第二則是他把弘時圈禁起來,當然另一種說法雍正殺死了弘時。
乾隆皇帝是個什麼情況呢?乾隆皇帝一共有17個皇子,三個皇子是在他繼位前出生,剩下的十四個皇子則是他繼位後出生。古代的皇子存活率並不高,康熙早夭的皇子如下:
皇七子因為天花兩歲就夭折了;
皇九子也是兩歲夭折了;
黃十三子則是三歲夭折了;
黃十四子則是四歲夭折的;
皇十六子也是四歲夭折的;
同時,大家都知道乾隆活的時間比較長,很多皇子在他在位期間去世,所以乾隆去世的時候,只有四個皇子在世,分布為皇八子、皇十一子、皇十五子(後來的嘉慶)和皇十七子。
乾隆被抱養的皇子便是皇十五子和皇十七子。他們的生母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令貴妃,當時乾隆的皇后擅自剪髮,觸怒了乾隆,不久以後便出世了,這使得當時令貴妃執掌後宮大事,非常忙碌。這種情況下,這兩個皇子才交給他人撫養。
淺析清朝皇子抱養制度,來看看為何會有皇子不由自己親生母親撫養
清朝入關以前的皇子抱養情況。
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前,那個時候皇宮是瀋陽故宮。當時清朝宮殿也相對較為簡陋,當時朝鮮人的《建州聞見錄》是這樣描述的:
窩舍之制,覆以女瓦,柱皆插地,門必向南,四甓築東西南面,皆辟大窗戶。四壁之下皆設長坑,絕無遮隔,主僕男女混處其中。
當時不光皇宮簡陋,而且宮裡規矩也少,許多大臣和貴族都住在皇宮之中。根據《滿文老檔》中記載,努爾哈赤的大福晉曾經有兩、三次黑夜出院,因而有人告發她與他人曖昧。
皇太極繼位以後,他對後宮進行了改革,將原來的福晉制度改為後宮制度。即使如此,清朝的宮廷制度依然非常鬆弛。比如當時皇太極和皇后居住在清寧宮,應該是嚴禁大臣和其他男性貴族入內的。但是根據《清實錄》記載,不少大臣和貴族在清寧宮宴飲,可見當時宮廷制度並不嚴格,這也為皇子抱養的出現埋下了伏筆。
努爾哈赤時期並沒有皇子抱養的現象出現,但是卻有將大臣之子送入宮中撫養的先例。比如明朝降將李永芳,努爾哈赤為了拉攏李永芳,特意將自己的孫女嫁給李永芳,並且授李永芳為總兵,以顯示恩寵。後來李永芳果然不負所望,屢立戰功。為了褒獎李永芳,努爾哈赤特意將李永芳的次子李率泰接入宮中撫養。
順治朝的皇子抱養。
皇子抱養真正出現是在順治朝。這種制度產生主要有兩個原因。第一個就是清代的皇帝剛剛進入北京城就正好趕上了嚴重的天花,年紀小的皇子容易染病,為了皇帝的安全,這些小皇子就被送到宮外去撫養。第二個則是政治上的考慮。
以順治皇帝為例,順治帝有八個皇子,其中五個皇子都沒有活下來,而這五個皇子恰好都在皇宮中撫養。皇長子僅僅活了八十九天就夭亡了。為了規避當時北京城大肆泛濫的天花,順治帝不得不將年幼的康熙送到宮外去撫養。
當然,康熙並不是被唯一抱養的皇子,順治還有兩位被抱養的皇子,分別是皇二子福全和皇五子常寧,也就是後來的裕親王和恭親王。
由於順治朝的經驗,給後代的皇帝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皇子撫養方式,就是將皇子送出宮外撫養,這樣既能夠保證宮廷的安全,也是為了皇子能夠健康順利成長。到康熙的時候,皇子抱養已經成了一種成文的規定。
康熙時期的皇子抱養。
正如前文所述,前期清朝在宮廷制度上規定並不嚴格。等到康熙年間,天下大事已定,康熙便對後宮制度和皇子的養育制度進行了系統而明確的分工,形成了明文規定。因此皇子抱養是康熙朝一種比較頻繁的皇子養育制度。
康熙時期是整個清代皇子數量最多的一朝,康熙共有35個皇子,其中成人達到了二十四人。既然有如此多的皇子,那麼康熙自然就得為皇子養育制定出完整的規制。從皇子的出生到成長至成年分府,都有嚴格的規定。
由於康熙前四個皇子都全部夭折,因此康熙開始效仿順治,將皇子送出宮外撫養。皇長子胤褆出生以後,在宮外健康成長讓康熙看到希望。
康熙時期皇子抱養主要有兩種類型:第一就是皇子交給宮外的大臣撫養,比如康熙的皇長子和皇三子;第二就是皇子交給宮內的女婿進行撫養。比如雍正就是不是其生母撫養長大的。
雍正乾隆時期皇子抱養。
雍正的子嗣過繼出去主要還是處於政治上的考慮。因為康熙當政時間很長,所以雍正繼位的時候已經四十五歲了,此時的他已經有了四個皇子。由於雍正當時並沒有繼位,他的四個兒子都是在雍王府中撫養。當然弘曆幸運一些,他在宮中由康熙親手撫養。當時雍正是有意的讓弘曆繼位的,所以長子弘時自然要受到打壓。不過在帝位面前,弘時還是做了一番努力的。據歷史學家推測,他應該是和雍正的對手八爺黨聯合起來了。雍正對此繼位不滿,所以便對弘時進行了處理。
雍正處理弘時是分為兩步的:第一步便是將弘時過繼到八爺門下,這樣他和弘時便沒有了父子名分,畢竟雍正要顧及自己的名聲,免得留下一個虎毒食子的形象。第二則是他把弘時圈禁起來,當然另一種說法雍正殺死了弘時。
乾隆皇帝是個什麼情況呢?乾隆皇帝一共有17個皇子,三個皇子是在他繼位前出生,剩下的十四個皇子則是他繼位後出生。古代的皇子存活率並不高,康熙早夭的皇子如下:
皇七子因為天花兩歲就夭折了;
皇九子也是兩歲夭折了;
黃十三子則是三歲夭折了;
黃十四子則是四歲夭折的;
皇十六子也是四歲夭折的;
同時,大家都知道乾隆活的時間比較長,很多皇子在他在位期間去世,所以乾隆去世的時候,只有四個皇子在世,分布為皇八子、皇十一子、皇十五子(後來的嘉慶)和皇十七子。
乾隆被抱養的皇子便是皇十五子和皇十七子。他們的生母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令貴妃,當時乾隆的皇后擅自剪髮,觸怒了乾隆,不久以後便出世了,這使得當時令貴妃執掌後宮大事,非常忙碌。這種情況下,這兩個皇子才交給他人撫養。